2025-09-13 新闻动态 51
我跟你讲,今天早上我脑子直接宕机了。
对,就是那种CPU烧了的感觉,对着手机屏幕,愣是半天没缓过劲儿来。
屏幕上就俩数字,一个39,一个3300。
39块钱一件的冲锋衣,卖了3300多件。
这事儿就发生在大部分人还堵在早高峰,或者跟闹钟殊死搏斗的那个点儿。
我当时就一个念头:这世界是不是背着我偷偷进化了?
罪魁祸首,与辉同行的俩活宝,董董和小金。
董董这小伙,咱就不多说了,属于老天爷追着喂饭吃的那种,往那一站就是行走的招生简章。
那张嘴,不去搞外交都屈才了。
他给你讲这件冲衣的风帽设计,我脑子里浮现的却是贝加尔湖畔的月光。
这路数,咱见得多了,叫“价值升维”,不稀奇。
稀奇的是他旁边的小金。
这姑娘,一米五八,一百四十斤。
我报这数没别的意思,就是想让你感受一下这画面的冲击力。
在这个人均白瘦幼、恨不得活在滤镜里的直播圈,小金的存在,简直就是个BUG。
她不扭捏,不吸气,大大咧咧地穿上那件冲锋衣,就跟咱家楼下那个特爽朗的邻居姐姐一样,拍拍肚子说:“瞅见没,姐这身板,穿上就这效果,兜里能揣仨馒头。你们自己掂量着来。”
好家伙,我直接好家伙。
屏幕前的我,差点没把手里的咖啡喷出来。
就是这句话,这股子“爱谁谁”的劲儿,一下子就把整个事儿的性质给变了。
我们被那些完美的“纸片人”模特PUA太久了,久到都快忘了,衣服这玩意儿,归根结底是给人穿的,不是给衣架子穿的。
小金往那一站,她卖的就不是一件衣服了,她卖的是一种“和解”,一种“去你的身材焦虑”的松弛感。
董董一看销量那数字跟心电图似的往上蹿,人来疯的劲儿也上来了,俩人你一言我一语,那哪是带货,分明是德云社下乡送温暖。
我这看了十年球的老脑筋,突然就转过弯来了。
这战术,我见过啊!
这不就是篮球场上的“错位单打”吗?
董董是那个技术华丽的明星后卫,负责用各种花哨运球和精准三分吸引所有人的目光。
而小金,就是那个看起来不起眼,甚至有点笨重,但却能稳稳卡住内线,抢下所有关键篮板的“蓝领中锋”。
她没有华丽的数据,但所有人都知道,没她,这球赢不下来。
这套战术的设计师,董宇辉,这哥们儿是真把人性给研究透了。
从新东方那片废墟里爬出来,他比谁都明白,这个时代,大家最缺的不是知识,也不是便宜货,而是一种“被看见”的感觉。
所以你看,在与辉同行的直播间里,没有边缘人。
每个人,无论高矮胖瘦,都有可能被推到镜头前,大大方方地展示自己。
这给员工传递的信号是:你很好,你不需要假装成别人。
当然,咱也别太傻白甜。
这里头门道深着呢。
这种“真实感”的打造,本身就是一种极其高明的商业算计。
它精准地抓住了当下的社会情绪,把一个商业行为,包装成了一场情感共鸣。
这就像一支球队,光有超级巨星还不够,还得有几个能让本地球迷喊出“这小子就像我邻居家的娃”的本土球员,这样才有归属感。
昨晚评论区一堆人喊着要去与辉同行应聘,就是这个道理。
大家想加入的,已经不是一家公司,而是一种理想化的“社区”。
说白了,这3300多件冲锋衣,就是粉丝给主队买的“季票”。
衣服本身值多少钱不重要,重要的是这张票代表了你的“身份认同”。
这套打法能持续多久?
我不知道。
任何依赖于情感和人设的商业模式,都像是在走钢丝。
今天你能因为“真实”被捧上神坛,明天就可能因为“人设崩塌”被摔得粉身碎骨。
粉丝的爱,汹涌澎湃,但转向也同样猝不及防。
当所有MCN都开始抄这套“真实”作业的时候,观众会不会审美疲劳?
不过,想那么多干啥呢。
至少今天早上,我被这俩活宝逗乐了。
我的咖啡都凉了,但这心里头,倒是挺热乎的。
哦对了,有谁买了那件冲锋衣吗?
麻烦告诉我一声,到底防不防风啊?
上一篇:3年4起License-out,济煜医药做对了什么?
下一篇:没有了